2019年,财会专业教学团队依照学校、学院的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的要求,探索专业发展新模式,在本学院谢彦波院长、符永书记的带领下,团队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本年度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紧密结合管理学院和本团队的实际,组织教师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实际情况整改,按计划完成了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二、完成常规教学工作
(一)课堂教学
财会专业教学团队根据学校与学院的要求,认真做好了各项教学常规检查与落实工作。期初,认真做好各项课前准备工作:认真备课,制作课件,课堂教学备齐五大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课件、学生花名册),从学期初的检查情况看,本教研室的老师们,认真遵守教学秩序的规定,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提前下课。
期中,检查教师的授课进度,基本上能够按照大纲和授课计划要求的进度进行教学,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开展听课活动,教师相互听课,本教学团队的老师们认真准备公开课,听课教师受益良多,通过听课加强了教学交流,提升了教学技能。
期末,专业主任落实下学期教学任务和教材征订工作,并对期末试卷进行审查,经审查后方可印制。团队教师们认真完成期末试卷命题、监考、阅卷和试卷存档工作。
(二)见习、实习、就业指导工作
周密老师和邢小丽老师组织指导为期2周的2018级财务管理本科班的见习工作,通过本次见习,学生在大一时就深入企业学习使得他们所学专业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
团队教师们共同负责完成2016级财务管理和会计专科班级的实习指导工作,本次实习为学生毕业前的重要一课,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在此时转为实践,帮助其顺利就业。
关注就业信息和政策,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推荐学生到合适就业实习基地实习和就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招聘活动。
三、完成2019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随着海南自贸区(港)区域经济发展和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出现,在2018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订了2019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此次修订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学生特点,确立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
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多次组织团队教师进行研讨,深入企业调研和同类高等院校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外校名师专家召开研讨会,学校组织开展方案校内论证会,多种形式展开了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论证,但由于本专业尚未有毕业生,无法收集到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意见。最终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整合多方建议,修订了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
四、科研工作
本年度,专业团队成功申报省级课题2项,分别是:万依云老师的《构建海南自贸区(港)财税政策新体系研究》(海南省社科联);万新焕老师的【基于云班课的《基础会计学》课程移动混合式教学研究】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校级课题3项,分别是:万新焕老师的《基于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邢小丽老师的《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吉小华老师的《海南循环经济与绿色税收体系互动发展的探究》。
五、指导学生参赛
专业团队每位老师身兼班主任工作,除了日常的配合学院完成学生管理工作,还积极参与学生各项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帮助。例如:周密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海南省总决赛,获得省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展望2020,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 ,不断优化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具体设想:(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二)进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三)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四)学生职业发展与综合素养教育。
财会专业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