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邹太龙博士应邀来我系做学术讲座

    2018-10-29 18:08

     

    10月28日下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邹太龙博士应邀在图书馆报告厅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学习变革与大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的讲座。讲座由谢彦波主任主持,我系2018级全体本科班学生以及其他各班同学代表近三百人来到现场聆听,报告厅内坐无隙地。
                                
    讲座伊始,邹太龙博士首先为大家解释了大数据产生的时代背景、大数据的内涵和基本特征。邹博士提到,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开启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我们把这样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称之为大数据时代。综合数据论、工具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思维方式论等多种观点为大数据下个定义,可以把大数据概括为是对容量巨大、类型复杂、传播快速的海量数据进行量化相关分析,从而描述现状、发现问题和预测趋势的一种挖掘数据隐藏价值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此外,邹博士还解释了大数据的四大基本特征,即大数据具有规模巨大(Volume)、类型复杂(Variety)、增长、传播和处理迅速(Velocity)以及数据价值密度低但隐藏价值大(Value)等四大基本特征。
                                 
    邹博士还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学习变革的九大向度。他分别从学习地位、学习目的、学习责任、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学习时空、学习资源和渠道、学习评价、学习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学习变革的未来趋势,他指出,除了九大向度,其他很多可能还会出现,因此面对大数据这样一种新生事物给学习带来的冲击,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态度:着眼未来,立足当下,借鉴过去。
    在谈及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面临的挑战时,邹博士认为大数据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大数据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比如:学习环境开放化、学习资源多元化、学习工具个性化、学习过程可视化、学习评价智能化、学习更加灵活自主等;但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思维方式和巨大功能也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海量信息对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个性化”资源推送机制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效应,窄化学生的知识视野,超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可能导致思考能力的弱化,阻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新兴的学习技术可能闯入学生隐私的领地。
    面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挑战,邹博士提出当下是“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态势,建议同学们应树立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将学习视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要学会转变角色,从接收知识的容器向质疑批判者转变,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邹博士还引经据典,强调要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学习观,并坚持自身的阅读立场。最后,邹博士强调,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要不断提升数据素养,增强数据意识与思维、数据知识、数据技能、数据伦理等多方面能力,成为数据公民。
                                
                                
    在讲座的交流环节,现场的同学们积极发言并提出自己的问题。邹博士结合时事事例做了精彩解答,引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谢彦波主任对邹太龙博士的讲座做了总结,他对邹博士的精彩讲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场契合时代背景的、具有深度未来意识的讲座,这对我系学生学习视野的开阔、学习方式的优化将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我系近期还将不断地推出多场学术讲座,开展多种信息化学习活动,希望以此拓宽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提升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林文曼 文/图)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