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的主题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
一、国家安全的内涵
1.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二、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例
案例一: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联合破获一起危害国家安全案件,成功打掉一个以“中国维权紧急援助组”为名、长期接受境外资金支持、在境内培训和资助多名“代理人”、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的非法组织。彼得·耶斯佩尔·达林(瑞典籍)等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二:2020年6月,国家安全机关侦破一起内地赴港学生杨某某与境外敌对组织及反中乱港势力相勾连,从事颠覆我国家政权及反中乱港活动案,并依法将杨某某抓获归案。经查明,杨某某赴港学习期间,受到境外反华势力言论影响,对我国内地产生敌对情绪。2018年10月,杨某某参与某境外敌对组织组党结社活动,帮助开展反宣并参与非法游行。随后其得到某敌对组织的任命,负责在互联网上引导话题讨论、转发视频图片等工作。2019年6月,香港“修例风波”期间,其大肆转发声援香港暴徒的推文,引导群内成员关注、讨论、抹黑香港警方,甚至向境内倒灌香港“斗争经验”。
三、危害国家安全的手段
1.利用各种渠道,以公开或秘密的方式,灌输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
2.采取金钱物质引诱。许诺出国担保、色情勾引、抓其把柄的手法,或打着合法身份、学术交流,参观访问和结交朋友等幌子,刺探、套取、收买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国家和单位秘密。
3.通过报刊、广播、音像、传单等途径,无中生有,编造谣言,借题发挥,以偏概全,挑拨离间,拨弄是非,使用虚张声势的伎俩,进行反动“心战”宣传,扰乱师生员工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煽动不满情绪,实现其颠覆、破坏的目的。
4.策划、支持成立旨在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暴力集团、恐怖组织、反动宗教和社会团体,甚至提供经费、场地和物资。
5.为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主动为境外的机构和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四、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1.始终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克服“对外开放无密可保”、“和平时期无间谍”的麻痹思想。
2.学习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到知法守法,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不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3.善于识别各种伪装。大学生在对外交往中,不能只讲友情,不讲敌情;既要热情友好,又要内外有别;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能认为国家安全与己无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视而不见,失去应有的警惕;不能出于个人私利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利益;不能接受西方错误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应自觉地抵制和斗争。
4.大学生要主动维护祖国统一,要有反间谍、防策反的基本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5.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公民和组织发现有损国家安全行为时,应当立即拨打举报电话:12339,也可以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





每一份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国家安全。让我们一起维护国家安全,无论长幼,全民参与,用切实行动去回报、去热爱我们的祖国。